最佳答案:
来西藏之前,对这个西藏的理解:是个很神秘的地方,它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也是个充满神话传说的地方,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在牧区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骏马、羊群、牦牛和展翅翱翔的雄鹰。而且有传言说是西藏人很是排外,来这边要小心,要谨言慎行。
直到真正来到这里之后,才发现与想象的有一些出入。宗教、传说和自然风景是一致的,但是人文却与传言的大相径庭,这边的人都挺友好的,至少我们遇到的人都是对人很不错,非常友善的。我和那个藏族小伙的故事就从拉萨这座神奇城市展开。
我们的故事要从支援西藏说起。刚刚来到西藏的时候,有诸多的不适应。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适应了下来,也就没有多大的影响了。
话说,7月底的时候我们就来到了西藏拉萨,支援西藏万达店开业。那时候还在开业的筹备阶段,我们自己团队和西藏的团队一起进行开业准备。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我们团队的人和西藏团队的人进行了分工和合作。
就在开业到时候,我们的负责人肖李就把西藏的员工分别分给我们带,让我们负责具体不同的台面,而丁达就是分给我带的其中的一个,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认识。更巧的是,后来董官勇老师分配我们带新员工,丁达也在其中一个,这也算是我们之间的缘分吧,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开业期间,我们负责的台面主要是南北干货这一条,当时我们主要推的单品是花椒和青花椒。就是这种,我也是从上货、理货、整理台面、打扫卫生、以及做营销推广等方面教学。有一种方法就是教是最好的学,教学相长。学习的过程就是输从输入到内化再到输出的一个过程。在带徒弟的过程中也是要求自己进行输出,倒逼自己复习已经学到的知识,然后整理以一种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授。在教的时候我要先想一想怎样的操作方式是比较正式的,然后再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讲解,会让他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我先讲解操作的步骤,然后再问他为什么这样操作,然后再讲解这样操作背后的道理。比如上火之前我们要先把商品整理清楚,然后再看需要上多少的商品,根据需要进行备货和添货。运用教叫交的方式,先自己操作一遍教他做让他知道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步骤和方法,然后叫他来操作并在他做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和修正,最后达到交给他来自己完成然后检查他做的结果。最终我们配合的还挺默契的,比较不错的完成了销售。丁达在实践中一步步的成长了起来,从新员工的懵懂,走向熟悉并最终能够独自熟练的完成工作内容。
此外我还教了他每日的一些工作流程,让他明白各个时间点应该做什么事以及各个岗位的分工和重要性。
另外一点重要的事,就是进行库房整理。刚开始我是指挥他做,最终完成了分类分区,该做标识卡的商品也完成了。然后给他说明干货商品的特质,并且一一讲解各个分类的存放位置,码放原则,注意事项以及有些商品为什么要这样存放。然后还要每天都要保持库房的标准和卫生。到后来的时候,他自己上早班的时候也能独立的完成库房整理。
相处的时间也是比较短暂的,后来我们去支援水果科组了,也有在观察干货这边的情况。就上一档活动的时候,丁达依然是在负责南北干货这条台面,主要是服务活动商品姬松茸。而且做了姬松茸炖鸡的试吃推广,也在叫卖和服务顾客。
空闲之余,我们也聊聊日常,也算是结交了一个朋友,亦师亦友看到他的成长也挺为他高兴的。经过相处,发现他也是一个比较认真负责、心态比较好、能够吃苦耐劳的人。坚持就是胜利,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他能够继续保持这个热情,不断的学习进步,在未来的日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与这位藏族小伙的故事,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段收获颇丰的旅程和美好的回忆。
扩展资料:
现在是去青藏高原旅行的最佳时间,如果出现高原反应,该如何面对?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高的高原,他海拨在3000至5000米左右。所以气候稀薄,气温较低。很适合夏天去旅行。
如果我们要到青藏高原去旅行,该如何去面对高原反应呢?
一,在出发前,应到医院去做一下身体全面检查,看是否能适应高原的反应,可听听医生的建议,我们再出发,这也是对自已身体负责任。
二,如果去到青藏高原出现了高原反应,该如何进行补救呢?我们最好的方法是多喝水,少出去运动,可到当地买一些关于高原反应的药品进行服用,还可擦用药水,多休息,买一些氧气来吸,如果出现严重缺氧,或身体不适,可到医院进行治疗,直到身体恢复后再旅行!
虽青藏高原风景很迷人,有宽广的大草原,还有洁白的羊,和牛群。给高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美景,也是旅行者最向往旅行的地方。
三,现处在气侯非常凉爽的青藏高原,不管我们是去旅行或小住,都要以自身的身体条件做决定,能适应高原反应,我们就前往旅行!
拉萨海拔3658米,对于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来说,初来乍到,出现高原反应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不要惊慌。但是,因为每个人的需氧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反应程度也大不相同。
出现高原反应的应对方法:
1.如果只是轻微的头疼、头晕、气短、乏力、失眠、恶心、食欲不振等高原反应症状,可以减少户外剧烈活动,通过在慢步一点点去适应高原的环境。过分休息而不活动,反而不利于适应高原环境的速度。
2.多喝水、多排泄、多吃水果和蔬菜,加速体内新陈代谢,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
3.如果头疼比较频繁且时间比较长,并严重影响睡眠,可以少量使用镇痛药。
4.辅助适应高原环境,可以服用高原安、肌苷口服液、西洋参含片等药物。高原安和肌苷口服液可以使人体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继续顺利进行代谢,并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西洋参含片可以提神、抗疲劳、增加免疫力。
5.酥油茶,很多藏族朋友都会推荐多喝酥油茶。酥油茶可以让人提神醒脑,多喝就如同多喝水一样,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6.不建议感到胸闷、乏力就立刻吸氧,这样让人对氧气产生依赖,延缓适应高原环境。但是如果严重缺氧,可间断吸氧,氧流量以每分钟1-2升为宜。
7.如果多日高原反应不见缓解,那么可以选择到低海拔地区适应,比如林芝。林芝的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低海拔仅900米,且植被茂盛、气候湿润,对于逐渐适应高原环境会有很大帮助。
8.如果高反极其严重,并伴有感冒、发烧、咳嗽症状,需要及时就医,避免出现肺水肿或脑水肿的情况。并且及时转移到平原地区,慢慢康复。
特别注意:
1.初到高原,注意保暖、不要感冒、不要吸烟喝酒,保持乐观的情绪正确看待高原反应,正常情况下1~3天即可适应。
2.出现感冒咳嗽症状,要及时就医。
3.患有心、肺、脑、肝、肾有明显的病变,以及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的病人,切记盲目进入高原。
4.在没有适应高原之前,不要贸然进入海拔5000米左右的地区以及阿里、藏北等人烟荒少、交通不便的地方。
如何减少高原反应程度:
1.初次进入高原,建议乘坐火车或汽车,逐步适应不同的海拔高度。
2.提前服用红景天或高原安等药物,尽管红景天药效不明显,只能做安慰剂使用。红景天建议提前一周或半个月开始服用,高原安可提前1-3天服用,到达拉萨后需继续服用至适应海拔。
又到了去青藏高原旅行的最佳时间了,如果出现高原反应,该如何应对?提这个问题是想请旅友各抒己见,让大家了解高原反应,对高原反应有所应对。我也说说我对高原反应的感受和建议。
所谓高原反应,是由于随着海拔的增高,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中的含氧量也越来越少,来自东部地区的低海拔的人们,由于不适应,身体产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浑身上下不舒服、疲惫、走几步就要大口喘气、无法入睡、嘴唇发青等等,严重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记得我第一次上高原时,在海拔3km时开始有高原反应,在海拔4Km时,走几步就累的不行,得停下来大口喘气。晚上太阳穴一窝一窝的疼,全身不舒服,同行的青海旅友让我不要平躺,要我把头垫高些,结果真的好些了。第二天早晨出发前,他让我喝了100mL葡萄糖口服液,高原反应减轻了许多。在高原地区适应一段时间后,有些人的高原反应会逐渐减轻。
那么我们上高原该怎样应对呢?在高原应该注意休息,让自己身体处于一个好的状态;刚上高原不要洗澡,不然在高原感冒,是件非常麻烦的事儿;在高原不要饮酒,很多驴友都提到过这个,很多人就是因为贪杯,高原反应强烈,不得不折返,至使行程半途而废,为什么高原饮酒容易出问题,原因我也说不太清楚,只是提醒大家而已。在出现高原反应时,要尽量减少运动,吸氧,恢复体力。如果高原反应严重,要及时下撤到低海拔地区,必要时就医。
我们在上高原前应多做些准备,了解高原反应原因,其实高原反应,并不是不能克服,也并不可怕。只要在上高原前,提前服用几天红景天,也可以咨询医生,做到有备无患。提醒大家,高反基本上与年龄无关,很多身强力壮的人也会发生高反。
青藏高原的美是独特的,是神秘的,是洁净的,是辽阔的,是令人向往的。如果你已准备好,就来感受这块神奇的高原吧。
祝朋友们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说起高原反应,小娘子上次去拉萨的时候还真的碰到了。出发之前,为了避免产生高原反应,小娘子上网查了很多攻略,提前一周开始喝红景天,可惜由于进藏之前身体有些发烧,不愿意放弃这次行程的小娘子,还是踏上了去西藏的火车,在火车翻越唐古拉山口就要抵达西藏的时候,小娘子产生了高原反应。一开始只是恶心呕吐和不停的闹肚子,小娘子以为是吃坏了,结果睡到半夜开始胸闷,呼吸不畅,直到第二天列车开始提供吸氧,还是没有好转。那时候小娘子以为自己就要挂掉了。
在列车抵达拉萨之后,小娘子在旅店前台买到了一种当地部队发明的专门针对高原反应的应急药物:高原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小娘子吃了一片,半个小时之后,各种反应都消除了,之后坚持吃了一两天,再也没有产生过高原反应。
所以如果碰到高原反应,不要惊慌,只要身体没有,高血压、心脏病一类的疾病,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太大的危险。如果是在火车上,一定要注意休息和保暖,让自己平躺下来,放松,闭目养神,放缓呼吸节奏,尽量不要紧张。如果是在拉萨当地产生高原反应,那么可以尽快求助于当地医院,或是购买当地专门针对高原反应的药物,因为高原反应对于当地人来说是常见疾病,到拉萨旅游的人很多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医生应对起来也是驾轻就熟。所以相信当地的医生可以很快,让你恢复过来。
初到拉萨的人不要急于洗澡,减少剧烈活动,饮食尽量保持清淡,易消化,让自己的身体在开始的一两天,适应高原的气温气压,最后的旅行就没有那么难了。特别提醒让他旅游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拉萨地区早晚温差很大,旅途中很多景点在高海拔地区,一定要多带一些保暖的衣服,千万不要感冒。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
这位朋友所说的去西藏的路,无非是指川藏线或者青藏线、滇藏线、新藏线等。在这几条主要线路中,我曾经自驾走过其中的三条,即川藏线、青藏线和新藏线。不管走哪一条路线,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这是在所难免的,也是正常人的一种生理反应。只是有些人轻一些,有些人重一些罢了。我想用这些年几次进藏的实践经验,从进藏前、进藏中、进藏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走川藏线遇到的第一高反,是在翻过折多山进入康巴草原的新都桥一带。其中折多山垭口海拔4200多米,新都桥海拔3500多米。那年我与13名队友从雅安出发,到了新都桥已是傍晚,所有人都没有感到不适。可到了12点以后,大部分人都说头疼,睡不着觉,这正是高原反应的症状。第二天到了理塘县,这里海拔4200多米,被称之为世界高城。队友中除了一名25岁的女孩儿,其他人都喊叫头疼恶心,吃不下饭,睡不着。可到了次日早上,所有人的这些症状基本消失了。
走青藏线遇到的第一次高反,是在西宁的日月山。这里海拔3500多米,队友中除了个别人感觉头稍稍有些发蒙,大多人并无明显的症状。可翻越了昆仑山之后,尤其是到了可可西里、五道梁、沱沱河一带,队友们的高反症状就比较明显了。轻则嘴唇发紫,头脑发胀,重者喘气费力,昏昏欲睡,几乎无一例外。当晚到了海拔4600多米的那曲城,还有个别队友出现了发烧现象。不过服用了感冒药和高原安睡了一晚上后,到第二天早晨八九点钟,所有人的高反症状基本消失。
走新藏线遇到的第一次高反,是在到达库地达板一带。这一带海拔3100多米,并不算高,可相对于低海拔的塔里木盆地来说,却被称之为鬼门关。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仅用了几个小时,对任何人来说高反在所难免。当晚到达30里铺营房,休息了一晚后,高反症状有所减轻。待第二天晚上到了达狮泉河,高反症状才基本消失。
去西藏路上遇到高反是在所难免的,但并不可怕。从实践经验看,高反严重的往往是那些年轻人或者是身体一贯比较好的人,而年龄较大者或者较小者反而不严重。高反严重者往往会在较短时间内适应,而高反不严重者往往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些。
为了应对去西藏遇到的高反,尽快度过高反期,可从进藏前、进藏中和进藏后三个方面,做好必要的思想、物质准备。
进藏前。对高反有恐惧心理,或者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朋友,尽可能提前服用红景天。这是一种树根状的中草药,一般中药店都能买到,在进藏前10天左右开始泡水喝。同时要备足高原安胶囊,感到不适时服用,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要准备充足的氧气瓶或者氧气袋,这一点最重要。最好是那种枕头式的氧气袋,西藏所有的城镇充氧气非常方便,价格也不高,非常实用。因为高反的根本原因是缺氧,实在难受了吸吸氧,症状会立刻减轻。
其次进藏中。除了其他应该注意的事项外,要特别注意保暖。不管走哪条线路,都有一个在几小时内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从比较温暖的环境到高寒地带的过程,而且气温相差至少会在20度以上。那年8月,我与朋友走青藏线,离开格尔木时气温25度左右,大家都穿着短衣短衫。几个小时后翻过昆仑山进入了可可西里,气温陡然降到了0度左右。不巧这时一部车车胎发生问题,急着收拾轮胎,感到冷时才穿上了防寒服。结果当晚到了那曲就有俩人发烧,好在吃了药睡了一觉,到第二天早上烧退了,高反症状也消失了,也算是有惊无险。所以说进藏途中的保暖非常重要。
第三进藏后。虽然高反症状在一两天之内会基本消失,但头疼脑胀,走路轻飘飘,睡不好觉等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拉萨往西,大多海拔在4500米上下,有的甚至在5000米以上。其中新藏线叶城至狮泉河1060公里中,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段有930多公里,5000米以上的地段有130多公里。尽可能做到保温保暖,少洗澡,不饮酒,不要跑,不做剧烈活动,备好充足的氧气。这样就会万无一失,顺利完成走进西藏的旅行。
许多朋友都说,进藏前恐惧,到了西藏后发狂,离开西藏以后还想去。到底如何,只有亲自走一趟才会知道。祝朋友们西藏旅行顺利!
在拉萨发生高原反应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高反紧急处理或者说自我急救流程如下:
一、停止一切活动!就地坐下或躺下;
二、吸氧!知道自己可能高反的人,去西藏要随身携带罐装氧气,拉萨药店都有卖的;
三、服用葡萄糖!拉萨药店有卖的,专门为高反准备的;
四、服用高原安!这是西藏生产的健字号药品,应急缓解高原反应我感觉比红景天来得快;
五、症状缓解后,立刻前往医院接受医生检查;
六、遵照医生嘱咐,要不要离开拉萨,下到海拔低的地方去。
注意:初到拉萨千万不要洗澡!
在拉萨发生高原反应其实问题还不是很严重,毕竟在城里,有医院。实在不行可以马上撤离拉萨,交通比较方便。
如果去西藏比较人烟稀少的地方,比如去珠峰大本营,那可就要多加小心!
因为高反有人就挂在那里了。
我在珠峰大本营发生高反,侥幸活着回来了,才能有今天告诉你这些有用的。
去西藏所必然发生的高反问题,是所有去西藏旅游者必须面对的大问题,因为的确有个别人因此把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也有极少数人因此而送医,次日飞返内地!
依照我和老伴去年六月去西藏旅游的经历,所谓的高反就是西藏空气严重缺氧,如拉萨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只是内地的57%,当地藏民适应了,但刚去的一般内地人受不了,特别是肺活量大的人更加受不了,会发生头晕、头痛、昏迷、喘气困难、憋的脸发紫、嘴唇发黑等现象,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遇到这样的情况,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也不要做,立即躺在床上用氧气机输氧气!
我和老伴去年去西藏,我66岁,老伴63岁,从上海经昆明下午飞到拉萨(海拔3650米),刚下飞机取行李我开始有高反,头脑涨涨沉沉,胸闷,喘气有点难,到西藏民族饭店住下吃完晚饭后我的高反加重。我的肺活量大,无论怎么大口呼吸都缺氧,胸口闷憋、脸色发紫、嘴唇发黑,头脑象灌铅一样。我想用十年锻炼走过六万多里的健康身体抵挡,放松心情,可并不管用。
老伴发现我嘴唇发黑、脸色发紫,告立即联系前台输氧。她们推来一台输氧机。服务员告诉昨天一对上海夫妻因缺氧住院,今天回沪;从晚7点到明天12点打氧气150元。不由分说我开始输氧。这一宿我鼻孔插两根塑料管吸氧,一副狼狈相不必多说。
第二天早上起来,打了一宿氧气我感觉好多了。当天在拉萨游程去扎基寺、布达拉宫、大昭寺、八角街,导游给每人两瓶氧气,每瓶可持续吸氧5分钟,我包里装着氧气关键时用。我高反还是有。晚餐在西藏民族饭店,回到房间我仍然感觉头胀发晕、喘气有点困难,我老伴也胸闷头晕,我叫总台推上两台氧气机,我和老伴一人一台,一宿打氧气300元。
第三天早起来我和老伴感觉好多了。当天去林芝、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多天游十几个景点,那里海拔3000米以下,我的高反症状完全消失。
最后一天又回拉萨,并去羊卓雍措,又住西藏民族饭店,我的高反基本消失。次日上午乘飞机从拉萨经重庆回上海,去拉萨机场遇到昨日来自济南的23岁小伙子,因受不了拉萨高反当日飞回济南。
去西藏旅游遇到高反是必然的,因为氧气稀薄嘛,每个人都有不同反应。我的经历证明,提前吃那些防高反的药基本无用,高反严重的唯一有效方法是当天住拉萨酒店饭后什么也不做,立即躺下用输氧机输氧休息,团发的60元一小瓶氧气没用!一般团游先都在拉萨住两宿,接连打两宿氧气就基本没问题了(特别严重的除外)!
这是我和老伴在西藏克服高反完成旅游的真实经历,供你参考!
根据我两次进藏的经验,除了进藏前10来天喝红景天,最关键的是进藏后每天用红景天粉剂冲水喝,便宜点的买那种跟小树皮一样的红景天泡水。每天当白开水或者茶水渴了就喝的那种!绝对管用!
说一下我第一次的经历,青藏进,在五道梁不到时候白天轻微后脑勺疼痛,晚上住在五道梁的后脑勺疼痛加剧,心跳明显加快,也睡不着!同行小伙伴不同程度高反。但大家都坚持过来了,白天到了国道边上的一个小诊所吸氧缓解了就好了!
遇到高反切莫紧张,切莫自己给自己心里增加负担。一般情况下的轻微高反是身体适应调整的过程,也不需要吸氧,注意平稳呼吸,别跑跳等剧烈运动。遇到高反时候停车休息吹吹冷风,尽量不要开车,高反容易让人昏昏沉沉分散注意力,头脑缺氧容易形成预判引起事故。另外个人的意志力也是战胜高反很重要的!
你好!我是美丽(Jodie),一个专注于登山、攀岩、滑雪等轻极限运动的女孩。
给你一些预防高原反应的建议:
1、建议带上肌苷(买蓝盒的)、葡萄糖、红景天之类的,预防高原反应。
2、在刚下火车时通常是没有什么感觉的,觉得很正常,这个时候很多人就自以为是的跑、跳,其实是错的,高原反应通常是在到达拉萨一段时间后或者第二天才开始的,所以刚到的时候切记不要跑、跳,不要过于兴奋,不要大叫,要多喝水,不要抽烟喝酒。可以适量喝点红景天、葡萄糖之类的。每天喝一支肌苷,从现在开始把自己当8个月的孕妇,凡事都动作轻一点,慢一点来,基本没什么关系的。另外刚到西藏切忌不要洗澡!
3、如果初次进藏,确实担心高原反应,可以提前一周(甚至一个月)开始每天饮用一支肌苷,这是很多驴友尝试过的,效果非常好,对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血管,缓解高原反应很有效。
肌苷口服液,蓝盒的,无论预防高反,还是你高反后喝都非常有效。我具体说不出什么原因,在户外登初级雪山的高山协作,在你登高海拔山脉出现高反的时候,会第一时间给你和一直肌苷,足以证明肌苷对高反的管用。
其它答案:
去西藏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徒步?骑行?自驾?其实去西藏,对于普通人来说,相对于徒步、骑行,自驾游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毕竟进藏之路遥远且艰辛,途径地又多为高原地区,含氧量极地,环境恶劣,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毅力和体能支撑他去西藏徒步和骑行。
而自驾游无疑是适合大多数人,能开车最好,体验自驾游的乐趣,不能开车也能请代驾司机,一路上还能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何乐而不为?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今年我去西藏自驾游的经历吧。
年3月收拾好行囊开启了我的说走就走的西藏自驾游之旅。此次行程本是临时决定的,因为一个朋友要去西藏,邀请我一道,我一直有去西藏的想法,便欣然同意。提前一周才开始准备。
出发当天是20号,我们是跟着一个俱乐部一起出发的,名字好像叫什么天疆行自驾俱乐部,领队人品挺好,一路上对我也挺好,途中生日当天还专门为我庆生,所以印象深刻。
言归正传,当天从成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梦想中的西藏之旅。
BUT......
什么是沮丧,满怀期待之后,却发现困难重重。
什么是羞愧难当,当队友还在坚持,却在第一天高反想打退堂鼓,难言内心的感受...
庆幸自己的坚持,收获了一路的风景,更收获了一个共同进退的团队。
第一天,400公里路程,从海拔500米的成都赶到海拔3300的新都桥,夜晚的高反让我们受挫,一些队友甚至只睡了两三个小时,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去西藏的不易。
但第二天行程还得继续,身体还在高原上慢慢适应,每人喝了红景天继续上路。
成都出发到拉萨,需要翻越14座大山,其中两座海拔在5000米以上。而西藏每天的气温诡异,早晚的跨度常常在20度以上。高反、感冒、赶路、睡眠不足,累到极致的时候,最大的幸福就是队友间,饿了分享干粮、水果,渴了分享热水,高反了分享红景天、葡萄糖,看着连绵的十万大山,坚毅的高山土地和牧歌式当地生活,满足无比。但美丽的风景,却容不得我们沉醉,路还要继续。
一路风雪兼程,终于到达拉萨,见到向往已久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吃到了正宗的藏餐,休整了2天3夜,结束318之行,继续前往青藏线。
离开拉萨,队友们以为青藏线就是一路坦途。但青藏线的高原冻土公路狠狠的给了我们一记耳光。
无论是川藏线,还是青藏线,自驾都不是那么容易。这样的特种线路从来不是享乐者的狂欢。
西藏,西藏,自驾西藏,说这是一次净化心灵之旅也好,一场磨砺意志的征途也罢,每一年依然有无数人前往,去探索,去践行,而我们10个人也在其中。
真正去过西藏,才发现,西藏在拉萨,更在路上。
在此也感谢“天疆行自驾俱乐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才完成了此次终生难忘的西藏自驾之旅,让我铭记一生!
人生总是在路上,在路上即是生活,我们永远在路上!希望下次能与陌生的你相识,并一路相伴!
以上就是“天疆行自驾俱乐部”友情提供的“去西藏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徒步?骑行?自驾?”相关内容。
小编,混迹于西藏的角角落落,旨在集结全国各地热爱西藏旅游的朋友,一起领略最美西藏,愿与你一同游乐。
用户评论